计量泵维修注意事项
计量泵是一种高精度流体输送设备,广泛应用于化工、医药、水处理等领域。其维修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计量精度和运行稳定性,维修时需遵循以下注意事项:
一、维修前的准备工作
安全防护优先
切断计量泵电源,并在电源开关处悬挂 “正在维修,禁止合闸” 标识,防止误启动。
若输送介质为腐蚀性、有毒或易燃易爆物质,需先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,通过排空阀释放管路内压力,并用清水或惰性介质冲洗泵腔及管路,避免介质残留导致人员伤害或设备腐蚀。
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,如耐酸碱手套、护目镜、防护服(针对腐蚀性介质),必要时配备防毒面具(针对有毒介质)。
了解设备信息
查阅设备说明书,明确计量泵的型号、结构(如柱塞式、隔膜式)、易损件规格(如隔膜、密封圈、单向阀)及维修禁忌(如特定部件的拆装顺序)。
记录故障现象(如计量不准、泄漏、异响),初步判断故障原因(如流量不足可能与单向阀堵塞、隔膜破损有关),避免盲目拆解。
二、拆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
按顺序拆解,做好标记
遵循 “先外后内、先简后繁” 的原则拆解,如先拆电机防护罩、联轴器,再拆泵头、液力端部件。
对易混淆的零件(如单向阀的阀芯、弹簧)做好位置标记或拍照记录,避免重装时安装错误(如单向阀装反会导致无法吸液)。
保护精密部件
柱塞式计量泵的柱塞、缸套等精密配合件,拆解时避免磕碰、划伤,放置在洁净的软质衬垫上(如橡胶板)。
隔膜式计量泵的隔膜(如 PTFE、橡胶材质)需轻拿轻放,禁止用尖锐工具触碰,防止撕裂;若为机械隔膜,需检查连杆、偏心轮等传动部件的磨损情况,避免强行敲击导致变形。
三、核心部件的检查与更换
液力端部件(泵头、单向阀、隔膜 / 柱塞)
单向阀:检查阀芯、阀座是否有磨损、腐蚀或异物堵塞,密封面若有划痕需研磨修复或更换;弹簧弹性不足时需及时更换,否则会导致吸排液不畅。
隔膜 / 柱塞:
隔膜(常见于无泄漏场景):检查是否有裂纹、穿孔或老化(如橡胶隔膜变硬、PTFE 隔膜分层),若发现破损必须更换,否则会导致介质泄漏或污染。
柱塞:检查表面是否有划痕、腐蚀或磨损,若出现沟痕会导致密封失效,需更换柱塞并配套更换密封填料(如 V 型圈、O 型圈)。
泵头:清理内部残留介质,检查内壁是否有腐蚀、结垢,必要时用专用清洗剂(如针对结垢可用稀盐酸,避免腐蚀泵头材质)处理,确保流道通畅。
传动端部件(电机、减速器、偏心机构)
检查电机接线端子是否松动、受潮,绝缘电阻是否达标(用摇表测量,通常≥0.5MΩ),避免短路或漏电。
检查减速器润滑油的油位和油质,若油液浑浊、有杂质或乳化(进水),需彻底更换同型号润滑油(如齿轮油),并排查漏油原因(如密封垫老化)。
偏心轮、连杆等传动部件需检查是否有异响、卡顿,若存在磨损或间隙过大,需调整或更换,否则会导致流量波动。
调节机构(流量调节旋钮、蜗杆蜗轮)
检查流量调节是否顺畅,若旋钮卡顿,可能是蜗杆蜗轮磨损或有异物,需清理并涂抹润滑脂(如硅基润滑脂,避免与介质反应);若调节后流量无变化,需检查调节机构与泵头的连接是否脱落。
四、重装与调试注意事项
规范重装,确保密封性
所有密封件(O 型圈、垫片)需更换新件(禁止重复使用),安装时避免扭曲、划伤,必要时在密封面涂抹少量与介质兼容的润滑剂(如食品级硅油)。
螺栓紧固需均匀受力(按对角顺序拧紧),避免因受力不均导致泵头变形或泄漏(尤其是塑料泵头,防止过度拧紧开裂)。
分步调试,验证性能
空载试运行:先不通介质,接通电源,观察电机运转是否平稳,有无异响、振动过大等情况,确认传动部分正常。
带介质调试:启动泵后,检查进出口管路是否泄漏,通过流量计或称重法验证计量精度(偏差应在 ±1% 以内),并测试不同流量档位的调节响应是否正常。
对于隔膜泵,需特别检查隔膜腔排气是否彻底(若有空气残留会导致流量波动),可通过排气阀排净空气后再运行。
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计量泵的相关介绍可以关注我们:WRS源于意大利流体投加行业的进口品牌,是水处理行业液体投加组件及系统的专业制造商,主要产品为计量泵系列,气动隔膜泵系列及管路附件等。秉承着“全球应用,性能可靠,智能操作”的设计理念,结合公司多年来丰富的工程经验,深入了解相关行业的实际应用,一直致力于品质的不断提升。
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~